民族鼓,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文化,需要我們去保護。隨著明、清戲曲藝術的發展。板鼓廣泛用于豫劇、河北梆子、山東梆子等伴奏,器樂合奏,獨奏均可。
板鼓的形狀:板鼓因適用的劇種不同,而在規格上有大鼓膛、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。板鼓的形狀矮小的單面鼓,鼓身用色木、樺木、槐木、桑木、櫸木或柚木等硬質木料制作,由5塊較厚木板拼合而成,鼓身直徑25厘米,小膛板鼓,中間的鼓膛直徑僅有5厘米,鼓中間高11。5厘米,鼓下口直徑23。5厘米,但絕大部分是木質板面,中間振動發音的鼓面僅有5~10厘米,鼓膛呈八字形,鼓邊高9。5厘米。鼓皮用牛皮,張緊于整個板面直到底邊為止。中膛板鼓,中間的鼓膛直徑8厘米,鼓中間高11。2厘米,鼓下口直徑24厘米,發音介于大、小膛板鼓之間,多用于越劇、陜北和山西的地方戲曲伴奏,并在器樂合奏中使用。
板鼓的音色清脆,發音高亢脆亮,主要用于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曲伴奏以及器樂合奏,適用范圍較廣。大膛板鼓,中間的鼓膛直徑10厘米,鼓中間高11厘米,鼓下口直徑24。5厘米,發音寬亮淳厚,適于南方的十番鼓使用,可獨奏出快鼓段。它在伴奏或合奏中,常常居于指揮和領奏地位。在京劇音樂中,凡人物出場、角色演唱、劇情變化,除用各種打擊姿勢及各種擊音進行指揮外,還與拍板一起為唱腔打節奏,給鑼鼓演奏增加花點,以及烘托舞臺氣氛和人物形象。
板鼓演奏板鼓時,將鼓吊于木架上,使用兩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擊,不僅鼓心、鼓邊發音高低有別,而且因使用了點箭(用鼓箭點擊鼓面)或滿箭(用鼓箭平擊鼓面),發出的音響也不同。
本文是【http://www.francsco.com 偃師市遠景鼓樂有限公司】原創,轉載時請務必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處
地 址:http://www.francsco.com/home-newsinfo-fid-12-id-4.html